首頁 > 三山一渡遊鎮江 慢品充滿故事的江南古城 
 封面故事 三山一渡遊鎮江 慢品充滿故事的江南古城 2023 年 12 月號

 


三山一渡遊鎮江   慢品充滿故事的江南古城 

 

提到鎮江,您可能會聯想到《白蛇傳》中水漫金山寺的故事,還有聞名的鎮江香醋,這裡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江南古城,雖然不像其他有名的江南城市那樣繁華絢麗,但卻有著自己的歷史底蘊,古色古香景色宜人,金山、焦山、北固山和西津渡所構成的「三山一渡」是鎮江的最大特色,可以說到了鎮江不去「三山一渡」,就不算到過鎮江。

 

西津渡

西津渡曾是中國重要的渡口之一,隨著社會發展和環境的變遷,逐漸淡化了作為渡口的功能,但它千年歷史的風貌基本被保留了下來,這裡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、最集中、最完好的地區。除了古色古香,西津渡也進駐了不少現代商家、餐廳,可以說是本地人愛來、外地遊客必來,也是「三山一渡」中晚上還可活動的地方,推薦到鎮江旅遊可以選此處的酒店入住。

 

西津古渡   江南第一渡
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會處的黃金水道上,西津古渡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,自古以來就是江南的水運中心,南來北往的商船都會經過此地,積澱下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遺存。三國時這裡叫「蒜山渡」,唐代曾名「金陵渡」,宋代以後才稱為「西津渡」,原本緊臨長江,但到了清代以後,河道淤積,江岸逐漸北移,西津渡也逐漸失去渡口的功能。

 

西津渡古街   感受千年繁榮風貌
西津渡的古街全長雖然僅有一公里左右,卻有自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、元代的石塔、晚清的樓閣等,都別具特色。古街的建築多為明清時期的遺跡,也能看出這裡曾經的繁華,街道上各式店舖有一百多家,包含了食衣住行、為船家服務的木匠店、纜繩店等,也有警察分局、救生會和救火會,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一般。走在西津渡古街的青石板路上,搭配兩旁鱗次櫛比的兩層小樓,容易讓人產生思古之幽情,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來此曾讚嘆說:「漫步在這條古樸典雅的古街道上,彷彿是在一座天然歷史博物館內散步。這裡才是鎮江旅遊的真正金礦。」,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更是把這裡譽為「中國古渡博物館」。

 

古蹟巡禮1   昭關石塔
元代所建喇嘛式過街石塔,石塔塔基的東西兩面都刻有「昭關」二字,故稱「昭關石塔」,也有人稱「觀音洞喇嘛塔」或「瓶塔」。通高8.6公尺,全都用青石分段雕成,塔座下為亞字形須彌座四層,上置仰蓮覆盆座,乘以缽形塔肚、亞字形塔脖、十三天、圓形寶蓋及塔頂,是全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過街石塔。

 

古蹟巡禮2   觀音洞
觀音洞依山而建,始建於宋代,後由於戰火屢經興廢,現在的建築是清咸豐9年(1859)重建,門額上刻有清代學者陳任暘所書「觀音洞」,兩側懸掛著茗山法師題寫的對聯「興無緣隨類化身紫竹林中觀自在」、「運同體悲尋聲救苦普陀巖上見如來」。

 

古蹟巡禮3   待渡亭
待渡亭是古人來往送行,文人懷古憑弔之所,始建年代不詳,曾於同治7年(1868)重建。根據光緒年間的地圖標注,待渡亭曾隨著江岸的北移,設在今西津渡街與長江路的交會處,在古街內的現址是在1999年所重修的。

 

鎮江博物館 花園式藝術殿堂
緊鄰西津渡古街的鎮江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,館舍包含英國領事館舊址和新展廳兩部分,是地方歷史綜合類博物館、4A級風景旅遊區,被譽為「一流的花園式博物館」、「詩化了的藝術殿堂」。
英國領事館始建於1864年,由五棟東印度式風格的建築構成,風貌獨特保存完好,是中國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領事館之一,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新展廳的部分是在2005年建成並對外開放,設有「吳文化青銅器展」、「歷代陶瓷器精品展」、「古代金銀器精品展」、「古代工藝精品展」、「京江畫派書畫精品展」、「佛教文物精品展」這六大基本陳列,用讓文物說話的方式,講述鎮江三千年的歷史與文化。

 

 

金山

古代的金山原是長江中的一個島嶼,海拔僅43.7公尺,與瓜洲、西津渡成犄角之勢,為南北往來要道,被稱為「江心一朵芙蓉」,直到清代道光年間,才開始與南岸陸地相連。金山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濃重的神話色彩,歷代傳世文物和名人遺跡、民間傳說多不勝數,中國四大民間傳說《白蛇傳》中的「水漫金山寺」就源自於此,流傳甚廣,為鎮江和金山增添十分迷人的色彩。

 


金山寺 《白蛇傳》經典場景
提到金山寺,所有人都會想到法海與白娘子,幾乎所有遊客都是衝著這個傳說而來,但這裡不僅僅只是民間傳說的一個場景,還是中國的佛教禪宗名寺,與普陀寺、文殊寺、大明寺並列為中國四大名寺,也是中國佛教水陸法會的發源地。
金山寺始建於東晉,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,原名為澤心寺,唐代時法海禪師重修,唐宣宗賜名為「金山寺」,北宋真宗時期賜名「龍游寺」,清康熙南巡時賜名「江天禪寺」,但因受《白蛇傳》影響,民眾大多還是稱呼金山寺。寺院依山而建,建築通過廊、檐、石級的巧妙串聯,讓亭台樓閣層層相接,慈壽塔聳立於山巔,這些建築將金山密集包裹,形成一種「寺裡山」的特殊風格。

 

金山寺看點1   慈壽塔
矗立於金山寺數重樓台殿宇之上,高約36公尺,為七級八面的磚木結構,最早建於南朝齊梁時期,原為南北對立的兩座,後來皆倒塌。宋哲宗元符年間修復,重建為一座,而現在所見的慈壽塔是光緒26年(1900)修建。塔旁有一座涼亭,適合賞雲望江,因此稱為「留雲亭」、「吞海亭」,亭內有一石碑,上刻康熙御書之「江天一覽」四個大字,因此又名「江天一覽亭」。

 

金山寺看點2 法海洞
法海俗姓裴,因此法海洞又名裴公洞,是金山寺開山祖師法海和尚來到金山時所居住的地方,現在洞中有一尊法海塑像,洞口橫額為「古法海洞」。相傳法海來到時山上寺宇荒廢,還有蟒蛇為害,後來法海將盤據岩洞中的一條白蟒擊敗,將其驅趕入海後便住進洞中苦修,開山種田,辛苦創建了金山寺。

 

金山寺看點3 白龍洞
宋代《高僧傳》載:「此洞內原有白蟒,吐毒氣如煙蘊,人過則亡。唐高僧靈坦入洞參禪,大蟒歸海而去。」白龍就是指這條白蟒,傳說由此可通杭州西湖斷橋,洞外有白娘子、小青兩座石像,白龍洞可說與《白蛇傳》故事息息相關。

 

芙蓉樓   以王昌齡詩聞名
唐代詩人王昌齡曾在當時的芙蓉樓寫下名滿天下的詩篇《芙蓉樓送辛漸》:「寒雨連江夜入吳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陽親友如相問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」這首詩使得芙蓉樓天下聞名,因此成為名勝古蹟。詩中的芙蓉樓如今已不存在,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在1992年所重建,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築,成為金山風景區的一處景點。

 

中泠泉   天下第一泉
中泠泉原在江心,是萬里長江中獨一無二的泉眼,隨著河道變遷與金山同樣變為陸地。據記載,中泠泉水「綠如翡翠,濃似瓊漿」,泉水甘冽醇厚,特宜煎茶。唐代名士劉伯芻品嚐全國各地沏茶的水質後,將水分為七等,中冷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為第一等,因此被稱為「天下第一等」。

 

 

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308期(2023年12月號)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