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國寶彩繪畫師劉家正 台灣民間藝術殿堂守護者
 TO'GO人物 國寶彩繪畫師劉家正 台灣民間藝術殿堂守護者2023 年 07 月號

 


國寶彩繪畫師劉家正   台灣民間藝術殿堂守護者

台灣廟宇繁多,寺廟除了是民俗信仰的體現,更集結了自古以來木作建築匠師、廟宇彩繪畫師們知識及技藝精髓,走入其中細細端詳,如同造訪一座座民間的美術殿堂。隨時光流轉,許多百年古蹟面臨褪色、逐漸老朽的命運,投入廟宇彩繪半世紀的國寶級彩繪畫師劉家正靠著巧手,一筆一筆,喚醒沉睡的靈魂。

 

台灣廟宇裝飾藝術大致可分為石雕、木雕、泥塑、交趾陶、剪黏、彩繪及磚雕等類型,其中,繪於廟宇牆面、木梁上的圖像,稱為「彩繪」,包含了以油漆在木構上創作的「彩」,及以天然礦物彩等顏料進行純美術書畫創作的「繪」。過去廟宇彩繪的藝術價值常被低估,近來隨著文化保存意識提升、台灣廟宇藝術躍上國際,人們才終於了解其重要性。曾獲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「傳統建築彩繪保存者」(簡稱人間國寶)的廟宇彩繪畫師劉家正,近半世紀致力於保存及推廣廟宇彩繪,讓更多人看見傳統文化之美。

 

玉山山腳下熱愛美術的孩子

東亞第一高峰玉山山腳下,有一座小村莊──同富村,劉家正的童年便在這座物資不富裕、但天然資源豐富的小村中度過,他記得從小爸媽到田裡工作時,會將他暫放在田埂間獨自玩耍,一般小孩會哭鬧,但他撿起石頭在地上畫畫便能度過一天,從不嫌無聊。進入小學後,他每天最期待的便是美術課,老師一眼看出他的繪畫天賦,小一到小六的美術比賽,劉家正都是常勝軍。山區物資缺乏,老師曾送了一盒水彩顏料鼓勵他,讓小小年紀的劉家正激動不已,無比珍惜。
初中畢業後,一心熱愛美術的他到台南找專畫國畫及神佛畫的姨丈曾竹根學習,後來拜入寺廟彩繪師丁網門下,正式展開了他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生涯。學徒生涯不容易,打掃、煮飯,甚至幫師父洗衣服、帶孫子,樣樣都要做,「很多人吃不了苦,來沒多久就走了,但我從來沒想過要放棄。」能夠吃苦耐勞的劉家正,學藝過程也比別人更認真,當師父和其他師兄弟都休息去了,他還會獨自留在廟中挑燈鑽研師父的作品,仔細觀察研究畫面及細節。
「我師父曾給我一句九字真言:『有樣看樣,無樣自己想(閩南語)』,不會的他不會教你,都要自己想像、揣摩。」劉家正笑著分享,以前學藝時,師父話很少,學徒靠的是多看、多觀察,最重要的還是常畫,工作之餘他幾乎都在練習。他的第一座廟宇作品是木柵的集應廟,首次獨當一面,讓劉家正心中忐忑又興奮,秉持著「要做就要做到最好」的熱血精神全心投入,沒想到完成後,好品質口耳相傳,許多宮廟紛紛找他合作,從此從未離開廟宇彩繪之路。
後來他也陸續向蔡草如、潘麗水等知名彩繪畫師學習,問起師父們的風格,劉家正想了想回道:「每一位老師風格、線條都不一樣,我都很喜歡,不過畫畫其實反映了一個人的個性,我會融會各家的優點,發展適合自己個性的畫風。」為了精進技藝,他學國畫、書法、西畫、素描,鑽研解剖學,汲取各家優點所長,只希望將廟宇彩繪帶上更的高層次。

 

追求完美   全心投入每一座廟宇

彩繪畫師可說十八般武藝皆要精通,不僅基礎花鳥、花草、吉祥圖案,民間故事、歷史典故、各路神仙,各種主題都要能嫻熟變化,而許多所描繪的傳說故事是完全沒有參考資料,完全倚靠畫師的想像力和創造力。
步入劉家正團隊於2014年協助修復重繪的新北頂泰山巖,不僅可發現牆面、橫梁上各處充滿精緻彩繪,人物神態自然活潑,色彩及畫風多變,楷、隸、草書皆饒富風情,他在布局上也經過縝密思考,例如正殿主神周圍已有大量彩色插畫、黑底鎏金等作品,兩邊側牆上大面積位置,他便採用黑白彩繪,使作品自然跳脫而出,令人眼睛一亮;廟宇兩側的鐘鼓樓,橫梁彩繪各以春夏、秋冬24節氣為主題,繞完一圈,便猶如走過了一年寒暑,成為廟宇中最受歡迎的景點。劉家正繪製的門神更是許多廟宇的「指定款」,至上海展出時,大陸觀眾直呼「有靈氣」,莊嚴的門神像喚醒許多長輩兒時的回憶。劉家正分享,畫門神時要留意神明神情「威而不惡」,神情莊嚴但要有親切感,眼睛還要彷彿隨著觀者位置移動,讓人心生警惕。
「其實藝術、畫畫本來就是從寫生中去淬鍊出來,要從生活中去體驗,你如果只臨摹傳統畫,作品的精神層次很難提升。有的師傅認為過去沒人這樣畫就不敢嘗試,我不拘泥形式,什麼都試試看。」無論為哪一座廟宇、神明服務,劉家正都秉持著畫自己家的熱情全心投入,功力及技藝有口皆碑,參與創作及修復的廟宇超過千家,北、中、南都有他的足跡,如北投觀玄宮、士林屈原宮、松山慈惠堂、大龍峒保安宮、艋舺青山宮、新北市頂泰山巖、虎尾持法媽祖宮、宜蘭傳藝中心黃舉人宅,到近期桃園中壢圓光禪寺弘化館的華嚴殿等。

 

 

修舊如舊?文化傳承重要性

除了新建、重新彩繪的廟宇,劉家正也參與許多廟宇修復工作,「世界各國、文化界對於修復是否要修舊如舊,還沒有一個定論。」劉家正指出,修舊如舊其實很難界定,例如廟宇最初剛建成時也是嶄新樣貌,也是隨時間變遷而逐漸變化,至於「如舊」定義是修到哪一個年代的版本,也可以再深入討論,而每座古蹟或廟宇在修復時,除了各方委員及信眾,廟方也會有不同需求及看法,例如有的廟宇特別指定要較復古的色調,也有廟宇希望色調鮮豔如全新一般,他也會反覆嘗試、找尋不同的顏料或工具,不斷找尋最適合該廟宇的作法。
在傳統文化傳承困難的今日,劉家正笑說自己十分幸運,兒女都走上美術專科一途,兒子更取得藝術學博士學位。不同於年輕時當學徒,師父多省話、甚至「藏步」留一手,現在劉家正帶徒弟、兒女,恨不得快點將畢生絕學傾囊相授,為的正是讓廟宇藝術文化能持續傳承下去。除了各地不斷的廟宇邀約彩繪工作外,劉家正也在工作之餘將台灣傳統廟宇常見門神畫在宣紙上,目前已畫了一百多尊,他表示還會持續記錄,不僅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廟宇彩繪,也要讓這塊藝術瑰寶,繼續在土地上發亮。

 

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303期(2023年7月號)

 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