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香港文武廟 上環荷李活道上的香火繚繞
 中國風情 香港文武廟 上環荷李活道上的香火繚繞2023 年 07 月號

 


香港文武廟   上環荷李活道上的香火繚繞

 

晨光灑入天井,一串串塔香與一排排宮燈,集結成香港文武廟的畫面,這座矗立於香港荷李活道上的文武廟,從過去解決紛爭的裁斷場所,到今日的心靈寄託,即使百年來經過政權更迭、物換星移,依然屹立不搖。

 

廟宇催生香港第一間華人醫院

香港存在著許多廟宇,其中已註冊者327間,最著名的如黃大仙祠、寶蓮禪寺等,而靠海為生的歷史,也讓香港最多的廟宇為祭祀媽祖的天后宮、天后廟,歷史最悠久的則是自東晉即有記載的屯門青山禪院,而位於太平山街的廣福義祠,則為香港華人醫院的起源,原本該祠廟為市民安放先民靈位的地方,卻逐漸成為流落街頭、孤苦無依的垂危老病人士的居所,鑒於當時衛生環境日益惡劣,華人領袖們決定集資在上環興建「東華醫院」(1870年),成為香港第一間華人醫院,後來陸續開設「廣華醫院」、「東華東院」,便組成「東華三院」──香港歷史最久遠與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,該機構目前除了醫院、學校等眾多公共設施外,轄下也管理多間廟宇。

 

香港開埠後第一街 荷李活道

香港開埠(1841年)後完成興建的第一條街道,便是連接香港上環與中環的荷李活道(Hollywood Road),光看名字會以為和美國好萊塢有些關係,實際上不僅沒有關聯,而且還比好萊塢發展更早、歷史更悠久,據傳早年當地冬青樹(holly)成林而得名,不過也有一說可能因第二任港督戴維斯的家鄉(英國荷李活小鎮)有關,總之,該條街道不僅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,街上的古蹟、古董市集、咖啡廳與小店,也吸引許多遊客到訪。
而荷李活道上的一座法定古蹟──「文武廟」,就是當年香港開埠後最早興建的中式廟宇之一,建於1847→1862年間,文、武指的即為主祀神明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,另外還有在陰、陽世界中主持正義的兩大神明:城隍爺與包公。該廟由華人富商盧亞貴和譚亞財興建,並由文武廟、列聖宮和公所三座建築物組成,以兩條小巷分隔,而當局也在1908年通過《文武廟條例》,正式將文武廟移交給東華醫院管理。

 

 

處理糾紛的華人信仰中心

香港開埠初期,中上環是華人經商、生活的重要據點,人多事雜,當年法制尚未完善的香港,一旦發生糾紛該如何處理?與台灣也很類似,若是發生糾紛,居民們會聚集在廟宇或廟埕來請神明定奪。特別的是,當年文武廟還在政府批准下,正式成為供華人解決糾紛的場所,華人可以按照中國的傳統方式如「斬雞頭」、「燒黃紙」等儀式,來進行宣誓和裁決。
隨著香港司法制度的完善,警署、監獄、法院的建設逐漸完成,像是荷李活道靠近中環部分的另一處法定古蹟「大館」,便是由現代化的司法設施(舊中區警署、域多利監獄)等改建而成,廟前的宣誓儀式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。不過文武廟至今仍保存完好,在考試季節也可見許多來此祈求金榜題名的考生,或是祈求事業順利、身體平安的民眾,可見文武廟仍為當地居民心靈寄託的信仰中心之一。

 

文武廟特色

1 檔中   一踏入文武廟便可看見被稱為「檔中」的大型紅色金漆屏門,左右兩側則放置鐘、鼓、神轎與神椅,檔中後面有天井設計,白天會透進自然光線,更顯廟宇之美。
2 塔香陣   而抬頭望天井則可見到充滿特色的塔香陣,每一座塔香都是信徒的一個心願,據說製成圓塔形的香可延長點香時間,願望傳遞時間也相對充分,民眾在紅卡寫上名字和心願,連同塔香掛起。
3 宮燈   塔香陣兩旁則掛滿宮燈,源自皇宮中六角與八角的燈,每面鑲上玻璃與裝飾,下方則掛著流蘇,點宮燈意義如同台灣廟宇的光明燈,祈求光明能帶來智慧,將人生中的各種難題一一解決。
4 金鹿   天井下與人同高的金鹿,為文昌帝君座前神獸,代表俸祿之意。民眾可向廟方購買金箔,將金箔放於手心,雙手合十許願,接著將金箔輕輕貼於金鹿上,據說不同部位代表不同願望:像是考生多貼於鹿角,增加判斷力;貼於鹿臉可祈求人緣上的魅力;貼於鹿腹則表示祈求財運與富足;貼於鹿角則祈求家庭幸福圓滿;另外祈求健康則多貼於鹿的背部。

 

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303期(2023年7月號)

 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