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老店有夢 大稻埕與合勝堂傳奇
 我愛台灣 老店有夢 大稻埕與合勝堂傳奇2020 年 05 月號

 

 

老店有夢   大稻埕與合勝堂傳奇

說大稻埕是台北富庶的起點,這一點都不為過,至少從咸豐年間起,這裡的商業活動就已興盛勃發。茶葉、布料、中藥、南北貨樣樣齊全,摩肩接踵、車水馬龍,直到今天,大稻埕輝煌而馥郁的香氣,依然讓人回味無窮。這次,就從老店合勝堂出發,在時光間隙中,參透大稻埕的繁榮、落寞與新生,領悟百年古宅在文藝復興後的風華絕代。

 

大稻埕   貨聚南北

一到農曆年前夕需要採買年貨時,大稻埕總是眾人關注的焦點。今年干貝價格是漲是跌?烏魚子質量好不好?花菇要怎麼挑?刺參要怎麼選?似乎有關年貨的一切,問大稻埕的南北貨行就對了。不過能採買年貨的地方,絕對不只有大稻埕,但是為何大稻埕的年貨商店最具代表性?其實大稻埕之所以能成為繁盛百年的街肆,與南北貨買賣關係密不可分。
傳統市場只在過年休市幾天,為了讓這段時間家裡有食物可吃,主婦們就會預先買些耐放的乾貨好過年,而這些貨物由南到北,來自四方,因此便衍生出了「南北貨」這個名稱。南北貨大致可分為山產跟海產,山產代表有香菇、木耳、金針、火腿等,海產有干貝、小魚乾、海帶、鮑魚、魷魚等。在農業時代,這類乾貨多半價格高昂、近乎奢侈,也只有巨賈雲集的大稻埕,才容得下數量如此密集的南北貨商行。
大稻埕的南北貨傳奇始於清朝中葉,當時艋舺河岸淤積嚴重,商船只好改在大稻埕碼頭上下貨,茶葉、布匹、乾貨等貨物堆積如山,一時之間,舳艫千里、人聲雜沓,大稻埕很快就取代艋舺,成為台灣最大的兩岸貨物集散地,同時也發展成台北盆地最熱鬧的商圈。
到了日治時期,台灣鐵路建設陸續完工,改變了過去僅能靠河海運送貨物的窘況,大稻埕於是變成全台最具規模的南北貨批發中心。只是這個時候,日本治台政策是希望完全切斷兩岸的貿易關係,因而此時大稻埕南北貨店所販售的商品,幾乎都是些干貝、小魚乾等日本貨。
民國50年代後,雜貨店等小型店家十分興盛,大稻埕的南北貨業者於是做起中盤批發的生意;80年代起,民眾生活水準提高、冰箱普及、現代超市遂成主流,大稻埕不再是消費者的首選,來這裡逛街購物的人少了,大稻埕的確減了些活力,不過這些老資格的南北貨行,因為獨家販售不少高檔乾貨,依然是不少行家採買食材的私房去處。
進入21世紀,老街再生成為顯學,作為台北市最帶舊事氣息的街區,大稻埕風華通通保留在寧靜的古宅中,一點都沒被遺忘。現在大稻埕不會只在年貨大街開幕時曇花一現,有空就來大稻埕走走,看看傳世傳家的排翅鮑魚、聽聽富甲一方的傳奇篇章,流轉百年、紙醉金迷的繁華光景,就在眼前粉墨登場。

 

 


回首篳路藍縷奮鬥史


大稻埕的每棟樓房,背後往往都有千絲萬縷的故事,說也說不盡,聽也聽不完,讓人津津樂道,回味再三。合勝堂的創辦人李維中,22歲的時候從福建搭船來台灣玩,沒想到旅行到一半,風雲變色,中國大陸傳來淪陷消息,李維中就此回不去家鄉,被困在台灣。
由於李維中家裡開中藥行,耳濡目染下也會一點抓藥把脈的技術。為了謀生,他跑到大稻埕當起中藥店學徒,後來還擺了小攤賣起中藥,就此與大稻埕結下不解之緣。做人實在又誠懇的李維中,很得人喜愛,他也因此結識到第一個把台灣香蕉賣往日本的商人,有「青果大王」稱號的陳查某,日後李維中致富的關鍵,也與陳查某息息相關。
有次陳查某海運香蕉到日本,認為空船回台不划算,索性就把五艘船通通裝滿昆布跟魷魚。船回到基隆後,陳查某跟李維中說:「這些東西,你賣多少(貨)就給多少(錢)。」李維中因此沒有屯貨壓力,而當時日韓兩國發生霍亂疫情,政府規定東北亞貨物一年內一律不准進口,手頭上貨源充足的李維中就此大發利市,本來租賃的迪化街144號還被他買下,也就是今天的合勝堂。
天助自助的李維中,幾次高瞻遠矚的商業判斷,讓合勝堂成為大稻埕首屈一指的南北貨商行,李維中也在大稻埕落地生根。他所生的五個小孩中,由長子李興順繼承衣缽,在李興順接手後,合勝堂有了全新面貌,他更以對父親的感恩之心為初衷,持續譜寫大稻埕傳奇。

 

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268期(2020年5月號)

 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