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大溪老街 每個轉角遇見焠鍊的風味
 周休提案 大溪老街 每個轉角遇見焠鍊的風味2017 年 03 月號

 

 

和平老街


大溪最熱鬧的和平老街,道路兩旁建築上方裝飾仿巴洛克式浮雕山牆

立面,戶戶使用的圖案均不同。如此風貌是因於日治時期社區改正

畫,將目前和平路、中山路周邊大規模整建。承作泥匠師傅陳旺來、

陳三川兄弟原專精於製做廟宇屋簷的浮雕,在施工時便將巴洛克式風

格與中式建築的松、鹿、蟾蜍、鯉魚躍龍門等代表吉祥的物件結合,

展現出獨特的街道風貌。一般住家以紅磚牌樓為主,店面則以歐洲風

格拱門梁柱搭配華麗雕塑裝飾。

 

   大溪公會堂

 

   大溪公會堂建於1921年,是當時大溪民眾集會、舉行各種典禮或活

   動的公共空間,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派往角板山巡視的「御使差

   遣」(即待從官),便以此處作為休憩用餐的地點。由於四周綠樹

   成蔭、環境清幽,後來成為蔣中正眾多行館之一。公會堂為1層樓高

   紅磚建築,襯以白色帶狀條紋,加上圓拱形的門廊,是當時流行的

   西洋的建築樣式。館內展覽內容以文藝創作為主。

 

武德殿

 

日治時期,日人在台灣設立多座武德殿,作為培養軍警武藝之用。大

武德殿原是地區警察及居民修練柔道、劍道的場所。後來因大溪公

會堂設為蔣中正行館,武德殿則改為大溪憲兵隊營舍,直到產權歸還

給大溪才重新整修開放。正脊兩端是採用類似「鯱」的形式,有別於

一般日式建築常見的鬼瓦。整修後的武德殿仍保持原木屋頂與青銅裝

飾,四周牆面與護欄則改為水泥和洗石子,在作為藝文展覽空間後,

原本充滿陽剛味的氣氛軟化不少。

 

   木藝生態博物館壹號館

 

   這裡原是大溪國小校長宿舍,曾一度面臨拆除危機,因地方人士爭取

   而保留。大溪木器產業已有百年歷史,不論是有形的器物或無形的技

   術,早已和大溪緊密結合,故以木藝生態博物館為名,因是第一棟修

   繕開放的空間才稱為「壹號館」。屋內格局保持原貌,僅利用部分牆

   面介紹大溪發展與歷史建物。門口大榕樹就是老阿伯現滷豆干原攤位

   所在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233期(2017年3月號)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