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新竹遊有好「柿」 新埔.湖口逛老街嚐柿餅
 周休提案 新竹遊有好「柿」 新埔.湖口逛老街嚐柿餅2023 年 12 月號

 


新竹遊有好「柿」 新埔.湖口逛老街嚐柿餅

 

每年11月→隔年1月,是新竹縣新埔地區曬柿子的季節,各農園或農家宅前庭院鋪滿金黃柿海,映著藍天白雲,成為秋日最美麗的風景;走逛新埔和湖口兩處客家鄉鎮,在品嚐甜美柿餅之餘,還可以親手體驗柿染,參觀古老的宗祠、廟宇和老街建築之美。

 

追柿盛景

秋季限定的柿子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,不論鮮食或曬成柿餅,都廣受歡迎,尤其是柿子盛產季節,更吸引一波波的遊客來到新埔鎮,追拍曬柿餅的美照。

 

金黃甜蜜、香Q可口的柿餅,是許多人期待的年度農特產品,每到秋冬時節,新竹縣新埔和北埔一帶的柿餅曬場,化身為旅客拍照打卡的網紅場景,也成為柿餅產業文化的最佳解說場域。

 

從柿子到柿餅的繁複過程

台灣柿子主要分為兩大類,一種是種在高海拔山區的甜柿,採收後可直接食用;另一種是種在平地的澀柿,需經人工脫澀才能食用,例如泡水後成為「水柿」(又稱脆柿、浸柿)、削皮風乾成「柿餅/柿乾」,以及經電石催熟的熟透「紅柿」(軟柿)。
其中,生產過程相當費工的柿餅,以新竹縣的新埔鎮和北埔鄉為重要產地,柿餅產業發展超過一百七十年。農會表示,能做成柿餅的原料以牛心柿(9月中旬→11月下旬)、石柿(10月中旬→11月下旬)、及筆柿(11月下旬→1月下旬)為主。牛心柿主產地在嘉義平原,水份較多;石柿較小顆,主要種在桃竹苗山區;產期最晚的是筆柿,因外型如毛筆頭而得名,甜度則是三者之中最高的。
當柿果由青轉黃之際即可進行採收,柿農採摘柿果後依序進行洗淨→瀝乾→削皮→反覆日曬、催熟、捻壓→整形→殺菌→包裝等約十天的繁瑣過程,就能成為口感極佳的柿餅。新埔鎮農會指出,柿餅在乾燥的過程中,除了日曬方式,也有柿農以柴燒烘乾或風吹等多次循環的傳統古法,或使用乾燥機快速烘乾的方式。

 

金漢柿餅教育農園 拍美照.學科普知識

新埔鎮的柿餅生產重鎮在旱坑里,沿線有十多家柿餅農園,金漢柿餅教育農園因為紅磚三合院前的曬柿架特別好拍,加上園主的熱情,成為近來相當熱門的美拍農園。遊客來到金漢農園,通常立馬飛奔至2樓教室或步上階梯,從高處拍攝滿滿柿餅的曬柿場,或站在柿架下方,從低角度拍攝震撼的畫面。
金漢農園內處處有自導式解說牌,方便遊客了解客家居民利用九降風(即東北季風)吹拂削了皮的柿子,進而使其乾燥、不致腐爛的古老智慧,同時柿餅內含有的縮合單寧、天然寡糖、五碳糖等成分,對人體也有益。園內種有牛心柿、石柿和筆柿,可供民眾辨識,而體型小如金桔的「姬柿」,非常可愛。
賣場內除了香甜Q軟的柿餅外,還有爆漿牛心柿,口感較濕潤,吃起來像紅柿,軟軟甜甜的,不妨嚐鮮。

 

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 堅持古法曬烤柿餅

味衛佳是旱坑里地區知名的柿餅農園,因為遊客多,停車場竟有好幾處。順著斜坡道走上農園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磚古厝與曝曬的柿子,再往內走,則是規模更大的曬柿場,室內有多位員工努力為柿子削皮;來到廠房2樓,居高臨下眺望,一大片的柿子正在做日光浴,因為日曬時間各有不同,柿子也呈現出從淺黃到橘黃的不同色澤。
農園主人呂理鑑傳承古法,堅持以炭烤、風吹加上日曬的方式來製做柿餅,讓柿餅更軟Q並散發香氣。後山果園種有二百多棵柿樹,前來戶外教學的小朋友跟隨導覽人員的腳步,好奇地在結實纍纍的果園裡東瞧西看,園區種植許多植物,可供教學之用,想體驗DIY的遊客,園區也有柿染的課程。

 

 

 

新埔攬勝

新埔鎮向來以柿餅香、粄條Q、宗廟美等三大地方文化特色而聞名,在整潔幽靜的街區隨意走逛,期待與具有歷史底蘊的宗祠或廟宇美麗相遇;再順遊新埔柿染坊,體驗DIY的樂趣。

 

新埔老街 三街六巷九宗祠

新埔的街區發展肇基於乾隆49年(1784),當時只有十餘戶人家移居新埔,產生商業活動,逐漸形成小市集,並出現「新埔莊」之名。走在新埔鬧區街巷,您會發現三五步路就出現一家祠堂或家廟,街頭或路底有宮廟、天主教堂或教會,整個小鎮環境清潔舒適、古蹟建築整修得極具魅力,這是當地政府在多年前打造的「三街六巷九宗祠」口號,提供旅客欣賞宗祠建築之美外,還能看見新埔的景觀、產業與生活特色。
所謂的「三街」指的是早年最熱鬧的成功街、現今的市街中心中正路,和林立古蹟家祠的和平街,「六巷」是串聯三條街的重要小通道,「九宗祠」則是散落於街區各處的家廟。新埔的文化保存工作做得很好,遊客只需看著沿路廣設的地圖標示,就能按圖索驥陸續找到各姓氏宗祠或家廟,想像昔時商賈雲集、鼎盛一時的城鎮景象。
例如成功街上可見到一整排的二層樓紅磚街屋、全台第一家合法營業的茶室「中美茶室」、已廢棄的戲院等,訴說往昔繁華風光,沿途還會發現范氏家廟和林氏家廟,經由花燈巷(今中正路548巷)穿過中正路來到和平街,陸續有門面落落大方的劉家祠、新埔潘屋和朱氏家廟等歷史建築,這些老屋和宗祠呈現出的是客家建築形式的多樣性和文化特色,只要大門是開的,都歡迎遊客進入參觀。



順遊新埔柿染坊 體驗天然手作課程

新埔柿子不只做柿餅,還能做柿染。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以廢棄的仁愛之家場館作為據點「新埔柿染坊」,成員多為在地客家婦女和青年,每年7、8月,趁著柿子還是青綠階段,協會向柿農收購和蒐集疏下的青柿和廢棄柿皮榨汁,因柿汁含有豐富的單寧酸和膠質,經萃取、熬煮或發酵後即可作為染料。柿染布料會呈現土黃、黃褐到深褐色,彩度雖不豔麗,卻散發素樸沉穩感,並具有耐曬、防潑水等特色。
走進新埔柿染坊,大門旁的染材櫃內展示各種染色植物,這是用來增加柿染的色澤變化性,值得一提的是,柿染坊以柿子的客語和閩語發音發想出「Kir Kir」的自有品牌,相當有趣。展場內有各種造型的筆袋、手提袋、服飾等柿染文創商品,以及巨大的柿染拼貼兔、造型唯妙唯肖的柿染穿山甲等。染坊也提供DIY體驗活動,有冷染和刷染兩種選擇,刷染有模具可輔助,遊客只需在布料上輕刷塗料,成品乾燥後就能帶回家;冷染需先以橡皮筋綑綁布料,再反覆泡浸柿汁,使布料上色後,取出橡皮筋加以晾曬,成為一件獨一無二的作品。

 


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308期(2023年12月號)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