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雞籠我來了 追尋古砲台,賞藍天綠水
 封面故事 雞籠我來了 追尋古砲台,賞藍天綠水2020 年 09 月號

 


雞籠我來了  追尋古砲台,賞藍天綠水

台灣是個孤懸海外的彈丸小島,明朝以前,無人關注也少有足跡,但到了大航海時代,西方各國為發展貿易,亟欲在太平洋西岸尋找根據地,台灣就此成為諸國爭奪的目標。不甘任人魚肉的海島臣民們,在島上設立不少砲台自禦,尤其在基隆,可查考的砲台就有數十座,不僅讓人勾勒出百年前四面楚歌的戰爭場景,還可順遊這座饒富韻味的海港古都,在藍天綠水中,持續撿拾光陰輪轍經過,遺留下來的吉光片羽。

 

Part1 砲台巡禮   轟出台灣滄桑歲月

自宋代火砲發明以來,中國就出現了砲台建築,這種殺傷力十足的武器,無論防守或進攻都能發揮效用。而自第一座砲台在澎湖築起後,由南到北,砲台成為最堅不可破的護國神器,也讓台灣開始用火藥撰寫歷史,轟出延續數百年的滄桑歲月。

 

防範倭寇到武力競逐
台灣最早的砲台出現於澎湖,1587年時為了防止倭寇進犯,明朝政府就在澎湖興築小城,城中備有槍銃,因此稱之為銃城,這是已知全台歷史最悠久的砲台紀錄。而銃城所配置的槍銃威力雖不大,但已具有和砲台雷同的禦敵功能。
至於台灣本島最早的砲台,則晚了澎湖將近50年。當時西班牙跟荷蘭兩國為了和日本還有中國做生意,積極在亞洲尋找貿易根據地,荷蘭人從台灣南部登陸,占領了安平,西班牙人則相中了基隆跟淡水。1624年,荷蘭人在安平築熱蘭遮城,城內設有千斤巨砲30座,幾乎同時,西班牙人也於基隆與淡水,個別建立聖薩爾瓦多城與聖多明哥城,且均備有砲台。
1642年,由於西班牙人漸漸往中部發展,荷蘭人為剷除其勢力,便率艦北上攻打聖薩爾瓦多城,顯然西班牙人建的砲台並未發揮作用,在對峙五天後西班牙人便開城投降,結束西班牙人在北台灣的17年統治。不過荷蘭人並未將西班牙人的疏忽輕敵作為借鏡,1661年,鄭成功進攻台灣,荷軍的火繩槍跟火砲皆抵擋不了鄭成功的來勢洶洶,鄭氏很快就拿下普羅民遮城(今赤崁樓)並包圍熱蘭遮城,荷人只能舉白旗談和,台灣就此迎來第一個漢人政權。
攻台後不久,鄭成功就因病逝世,由子鄭經繼承王朝。有荷蘭人快速頹敗的前車之鑑,鄭經知道要防止清朝進攻,不能等船艦打到家門口了才開始反擊,鄭經認為荷蘭人的失守,是疏於防衛澎湖的緣故,他便命大將劉國軒駐守澎湖,並對島上砲台好好修治一番。後經歷史學家查考,光是澎湖,鄭氏政權所築的砲台就高達8座,重視海防的程度可見一斑。


清代修築數量達巔峰
1683年,清軍攻下台灣,初期清廷對治理台灣雖採消極政策,但認為安平為郡治要衝,不可輕忽,便在此安置39尊砲跟19座砲墩,並於北方的鹿耳門加築砲台。乾隆年間,台灣西部貿易逐漸繁盛,不只府城車水馬龍,中部的鹿港、大安港、海豐港也是熱鬧非凡,清廷便在海岸沿線都蓋起了砲台,不過此時為大清盛世,四海昇平、軍威昌盛,這些砲台也只是為嚇阻海上來的流寇盜匪而已。
清中葉,爆發鴉片戰爭,西方的船堅砲利敲醒天朝美夢,這讓道光皇帝終於開始正視海防重要。當時東南沿海諸省為稅收的主要來源,更是清朝重點布防地區,防堵海疆,首重大砲,像是在廣東虎門,就一口氣裝設超過300門西洋大砲。而在台灣,也由當時的兵備道「姚瑩」奏請,希望在基隆、淡水、安平等地置放17座砲台,這幾座砲台最後真的發揮效用擊退英軍。自此之後,台灣進入興建砲台的黃金年代,但卻是因為外患進逼不斷,不得不建。
1874年,牡丹社事件成為沈葆楨在台南興建新式砲台「億載金城」的契機;中法戰爭後,淡水的砲台被毀壞殆盡,劉銘傳更加緊鑼密鼓地在基隆、淡水和澎湖等地興建現代化的海防砲台,中日乙未戰爭時,砲台的確讓日軍進攻遇到阻礙,立下不錯的戰功。不過在19世紀末期後,西方軍事科技有顯著進步,日治與光復初期,砲台淪為落伍武器,雖仍作為軍事堡壘使用,但早已不再擊發。後來幾年,老砲台多數埋於荒煙蔓草,唯有少數幾座規模大的,受到保護成為古蹟。

 

二沙灣砲台

鴉片戰爭後,西方船堅砲利敲醒天朝酣夢,清政府不得不正視海防的重要,當時身為台灣最高軍政官的姚瑩便上書給道光皇帝,奏請在基隆港興建砲台以抵禦外侮,其中便有這座二沙灣砲台。

 

鎮守港邊海門天險
基隆有名的海門天險,其實就是二沙灣砲台駐軍營門的遺跡,從海門天險後方石梯向上走,便會來到砲台區。二沙灣砲台有其獨特之處,它由德國工程師監工,並用進口的鐵水泥構築,還配備了當時英國最新式的後膛鋼砲,集合西方技術打造的二沙灣砲台,可說是「師夷長技以制夷」的最佳範本。不過在中法戰爭時,二沙灣砲台因無法旋轉,法軍進而從側面進攻,基隆多數砲台被摧毀,有鑑於此,1885年時劉銘傳重修了二沙灣砲台,此時砲台的營盤與砲座已可分開,「海門天險」四字,也是在當時題下的。


姚瑩捏造砲台戰果
二沙灣砲台第一次讓道光皇帝覺得有用,或許是在建成隔年的吶爾不達事件中。1841年,有艘英國運輸船吶爾不達號在基隆外海不慎觸礁沉船,船上雖然有些人順利逃到陸地,卻被當地的政府人員擒獲,之後均被處斬。不過姚瑩可不是這樣跟道光皇帝報告的,他在奏摺上說謊隱瞞真相,改說是「岸上砲台發砲擊沉該船及殲敵數十」,道光皇帝知道後龍心大悅,還大大賞賜姚瑩跟當時的滿人台灣鎮總兵達洪阿,渾然不知這全是兩人捏造出來的虛假戰報。


綠蔭觀海享受悠閒
二沙灣砲台分成東、北兩個砲台區,在日治時期,這裡為軍事重地,光復後被軍方接管,荒煙蔓草好一陣子,直到1989年整修後才有現今樣貌。現在兩處砲台區均放有古砲,但都只是仿製品,大小跟外觀都跟過去使用的差距甚多,只能算是營造氣氛之用。不過在城區內,也能找到不少真正的遺跡,例如砲台旁的「回」字形牆垣,是過去儲存砲彈的地方;兩砲台間的步道有口水井,則是從前的水源地,加上綠蔭如林還能看海,來此尋訪舊事也是相當愜意。

 

 

 

Part2 潮遊基隆 看山望海啖美食

基隆是台灣最北端的城市,因航運地理位置優越開發甚早,城市發展歷史悠久,有豐富的海洋文化及人文風貌。而這些時代遺跡與山海資源讓基隆成為北台灣觀光勝地,除了遠近馳名的廟口夜市,近年還有許多文化場館和打卡熱點,頻繁出現社群頁面,就讓我們拿起手機,來基隆留下足跡與紀錄吧!

 

悠悠雞籠中元祭

雞籠中元祭是國定重要民俗活動,傳承已166年,也名列在「台灣十二大地方節慶」之一。這個以中元節為核心的活動時間長達1個月,涵蓋宗教儀式、官方與民間藝文的各式祭典及活動,是每年基隆最熱鬧的時候,但今年受疫情影響,將往年農曆7月14日的封街放水燈花燈徒步遊行,改成車隊遶境祈福,規模雖變小但虔誠心意仍舊不變。

 

來基隆鬧中元
基隆中元祭其實源於漳泉械鬥,當時雙方死傷慘重,最後由地方人士出面調解才終於平息,事後將雙方死者骨骸合葬,成立「老大公廟」,協商以字姓輪值主普,普渡孤魂野鬼,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,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,幫助社會和諧。
雞籠中元祭自1855年開始舉辦,迄今已166年,從農曆7月1日開基老大公廟開龕門起,展開一系列中元祭活動,依序有豎燈篙、送燈獻境、開燈放彩、迎斗燈遶境、發表、放水燈遶境、施放水燈頭、中元普渡、送孤魂、跳鍾馗、關龕門、交接手爐等傳統科儀,活動涵蓋整個農曆7月,因展現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和族群融合的包容力量,雞籠中元祭在華人社會可具有相當份量,同時也是重要的文化資產。

 

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272期(2020年9月號)

 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