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遊走南京 尋訪民國歷史建築
 中國風情 遊走南京 尋訪民國歷史建築2017 年 08 月號

 

 

遊走南京 尋訪民國歷史建築

 

南京的建築融合北方渾厚與南方細緻的特色,再加入西方建築元素,使南京的民國建築有其獨特風格,不僅數量多,更跨越政治、文化、生活等層面。走一趟南京,藉由歷史建物巡禮,感受民國建築的創意與巧思及其所記錄的歷史軌跡。

 

南京總統府

南京總統府,如今已成為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,這裡不但可以看到「總統府」三個大字,連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也大方掛在展示區,雖然館內資料豐富,但中華民國在此已成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分,也許會讓台灣遊客較無法接受。

 

三朝建築混搭風
南京總統府原為明朝漢王府一部分,清朝時改為江寧織造署、兩江總督署,曾四次作為乾隆皇帝南下時的行宮。洪秀全在此興建太平天國天王府,後被曾國藩湘軍攻破焚毀大部分建築,再重修為兩江總督署。1912年孫中山在此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,直到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為止,都是政府重要辦公處所。1998年中國在原地籌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,拆除並修復部分建築後,於2003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。
總統府內的建築結合明、清、民國時期的不同風格,可分為中軸線、東區、西區三大展區,中軸線主要是總統府辦公室(子超樓)及相關單位,東區主要是行政院舊址、馬廄、東花園(復園),西區則是臨時大總統辦公室、西花園(煦園)和參謀本部。由於總統府占地廣大,可先以中軸線開始參觀,了解民國成立到退守台灣期間的歷史進程、各階段政府組織架構及辦公室陳列,再順著行進方向往東區參觀行政院舊址、太平天國天朝宮殿與兩江總督署文物,再繞行到西區的臨時大總統辦公室、孫中山起居室,最後在煦園歇腿休息,大約需2→4小時。

 

 

 

 

民國建築

 

1927年開始,融合中西特色的建築如雨後春筍般興建,從政府機關、公共建築到官員宅邸或一般住宅,各門派用盡巧思,創造特有建築美感,整個南京可說是民國建築的博物館。來到南京不妨拿起相機,漫步梅園新村、頤和路公館區,捕捉民國建築之美,或在1912街區品嚐各式美食。

 

頤和路公館區   風格各異的完整建築群
在南京如果只能選一個地點欣賞民國建築,那非頤和路公館區莫屬,這裡原先是規畫給政府官員與外國使節的高級住宅區,在30年代有一批留學歐美的建築師歸國,正好在這裡各顯其能。美國鄉村別墅、西班牙式、英國都鐸式等各流派風格的建築相繼完成,在全盛時期全區九千多棟建築,外觀幾乎沒有重複,蔣緯國、馬歇爾、陳誠等名人都曾在此居住。在政府撤守台灣後,這些高級住宅大多成為無主空屋,一度荒廢,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市政府接管後才有了新主人。隨著時光流逝,華麗的樓房逐漸頹圮,如今的頤和路僅剩下兩百多棟建築,有些仍為私人宅邸,保存良好,有些則呈現破舊不堪,岌岌可危。

 

梅園新村
走出總統府沿著長江路往東,大約步行15分鐘就來到梅園新村民國住宅群,途中會經過梅園新村紀念館,原是當年國民黨與共黨代表周恩來和鄧穎超等人進行國共會談時,共黨代表團辦公和居住的地點,館內展示當年周恩來用過的座車、書桌、轉椅、分省地圖及共黨代表團的信箋。官網上的資訊雖為全年無休,但到訪當天卻大門緊閉遂直接走向梅園新村,也建議日後到訪者需多方確認。
梅園新村民國時期建築風貌區占地面積5.39公頃,原是住宅區,現存的33棟多為二層樓建築、青磚牆面,與1912街區不同的是這裡建築為多折屋頂。在此只要列入受保護的民國建築,政府都會在門口掛上編號,若是重要歷史建築,就會加上簡單解說。寧靜社區裡的建築保存完好,因大都仍為私人住家,僅能欣賞外觀,無法進入一探究竟。此外,新村裡的雍園1號曾為國民黨大將白崇禧住所,但同樣大門深鎖。

 

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238期(2017年8月號)

 

 

 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