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劉永福 走進中法戰爭英雄的傳奇
 文史藝遊 劉永福 走進中法戰爭英雄的傳奇2015 年 09 月號

 


從亂匪頭目成為忠勇將領

 

劉永福(1837→1917年)字淵亭,廣東(今屬

廣西)欽州人。青年時曾參加三合會,響應太平

軍,在雲南與廣西邊境組織地方武裝反抗清廷。

後因失利躲入安南的保勝,開山立寨組織「黑旗

軍」,並以黑底的北斗七星為旗號,雄踞一方。

 

抵禦法國入侵安南

19世紀下半葉起,法國開始派遣軍隊入侵安南。1874→1884十年期間,法軍在安南攻城掠地,與黑旗軍交手多次。

1883年12月,劉永福麾下的黑旗軍與清軍駐紮在安南紅河三角洲北圻,在法軍將領孤拔率隊進攻下苦吞敗仗。李鴻章被

迫在隔年5月與法國海軍上校福祿諾達成協定,承認法國與安南簽訂的全部條約並同意撤軍。但由於李鴻章受國內輿論

擊,不敢奏報朝廷;而中國軍隊因未收到撤退命令,拒絕法軍進占,雙方於是重啟戰釁,引發「北黎衝突」,又稱

「觀音橋事變」。因戰事不利,兩廣總督張之洞急調廣西提督馮子材前往安南指揮戰鬥,與劉永福率部在鎮南關選擇險

要地勢,挖壕修築炮台。1885年3月23日,法軍從諒山出發,兵分三路攻入鎮南關,遭到清軍及黑旗軍的伏擊。由於法

軍輕敵,加上適逢大霧,經過兩天激戰後防線崩潰,中國乘勝追擊,最後逼使驚慌失措的法軍副將赫本哲放棄諒山。

 

  中國‧劉永福故居

 

  又名「三宣堂」,建於1891年,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中心

  南邊。因其在安南抗法有功,被封為三宣提督、一等義勇男爵,

  故便據此命名。

   劉永福故居頭門兩邊的對聯是「枝棲古越,派衍彭城」,左右還各

  有「福」、「虎」文字圖案。踏進頭門,經過三十多公尺的過道,

便是一座兩層樓房的二門。門頂上懸掛着「建威第」金字大匾,配以「恩承北闕,春滿南天」的對聯。二門內是開闊的

廣場,宛若一座巨大的練兵場,彷彿可見黑旗軍官兵依序列陣,演繹戰術變化。廣場南面有堵寬闊照壁,上書「卿雲麗

日」,字蹟圓潤秀雅。前座門頂上有「欽賜花翎」的直匾,道出劉永福因軍功受皇帝恩賞的事蹟;門前一座劉永福半身

像,基座放置著香爐,雕像被線香裊裊煙霧所包圍,至今仍有民眾感念其功績,前往合十祭拜。

 

台灣‧民主國行跡

 

甲午戰爭期間,劉永福抵台幫辦軍務,然而巡撫唐景崧與他早在中法

戰爭期間便已結下樑子,此刻更是不願多作協調,遂命其留駐台南。

台灣民主國於台北成立時,劉永福因為手握兵權,被授予大將軍的虛

銜。不過,在大清黃龍旗換成藍地黃虎旗後沒多久,台北城就淪陷失

守,升起了紅太陽旗。日軍隨即南下與各地義民展開激戰,民主國的

首都則移往台南,由劉永福在風雨飄搖中作困獸之鬥。

 

台北城艋舺

1895年5月25日民主國成立之日,官紳們在台北舉行「民主國寶印」受印儀式,象徵建國。據載,送印的遊行序列以藍

地黃虎旗領頭,銀印則由四腳黃亭扛抬,在旗牌執事引導下前行,後方有進士、舉人與仕紳百餘人恭送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⋯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217期(2015年9月號)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