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 花蓮鯨奇 台灣東海岸最浪漫珍貴的相遇
 封面故事 花蓮鯨奇 台灣東海岸最浪漫珍貴的相遇2014 年 09 月號

 

 

東海岸鯨豚出沒

唯有夠深、夠寬廣的海,才容得下體型碩大的鯨豚;花蓮面對廣大的太平洋,加上與黑潮同游的豐沛魚

蝦,造就地形合適、食物充足的海域,讓鯨豚優游其中。

 

花東海盆與黑潮

位於「花東海盆」西緣的花蓮海岸,擁有很特別的地形,海水平均深度達6,000公尺,水深200公尺以上

大陸棚域卻很窄;世界上大陸棚的平均寬度約78公里,而花蓮由陸地往外海不到20公里就已經深達

3,000→5,000公尺。如此深邃的海體,造成底棲性魚類如石斑魚難以生存,但卻能容納體型壯碩的海洋

生物如鯨鯊、抹香鯨等。

由於花蓮海底深度陡降,離陸地不遠處就足以容納由赤道

北上的黑潮(北赤道洋流)經過,這巨大水體不僅清澈、

其溫度(28→32℃)、鹽度(約35‰)都比沿岸海流

高,因此呈現顏色深邃的黝藍。從崇德石硿仔走上殘存的

蘇花古道,臨高遠眺婆娑太平洋,就可顯看見這種多層

次的藍色在海面上鋪展開來;自陸地向海中奔去的河川,

在沿岸地帶產生青綠色的沿岸流。潮流交會處也是生命薈

萃處,因花東海盆離海岸近而將黑潮引導到近海,產生互相推擠的潮界,浮游生物因此匯聚,同時帶來

豐富的洄游性魚類,吸引許多鯨豚前來覓食。

 

鯨魚、海豚一家親

體長曾有33公尺紀錄的藍鯨,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,但藍鯨其實與體長不到1.5公尺的矮海豚,在生物分

類學上同屬鯨目,就像非洲的鬣狗和北美的狼同屬食肉目一樣。曾經有科學家認為鯨豚起源是從距今約

5,000萬年前的中爪獸“Mesonychidae”演化而來,具推論中爪獸的外觀很像狼,只是腿較短、尾更粗

壯;不過也有其他科學家從古代羅德侯鯨“Rodhocetus”的化石裡發現偶蹄類的特徵,推論鯨豚應由更

古老的偶蹄類動物演化而來。

 

鯨魚不是魚

不論何種推論,都指向鯨豚是從陸上的哺乳類走向海洋的演化,即使鯨豚能像魚一樣完全在水裡過完一

生,也曾被視為「會噴水的魚」,但其實牠們與您我相同,都是哺乳動物而非魚類。魚用鰓呼吸、產

卵、體表有鱗片、以左右擺尾的方式游泳前進,且魚鰭內並沒有骨頭的構造;而鯨豚和我們一樣用肺呼

吸、胎生、體表是光滑的、沒有鱗片、母體能泌乳,且在胸鰭內有類似人類手指的骨頭分布!而鯨豚的

尾鰭為水平狀,以上下擺動的方式驅動身體在水中前進,就像游泳健將以蝶腰潛泳一樣。

 

茫茫大海尋鯨趣

賞鯨活動近年已是熱潮,但在汪洋大海中,如何分辨出鯨豚種類呢?這些時而躍出的鯨豚也許只是黑影

過,或像個好奇寶寶主動接近,只要把握好以下原則:依序從體型→外觀→行為分門別類,您也能正

確辨認。體型大小和體態最易快速粗分;外觀如吻端、背鰭、尾鰭、體色、氣孔的形態與特徵是主要判

斷依據,個體和群體的特殊行為則能輔助辨認。

 

台灣常見鯨豚

不論是冒險故事中能吞下舟船的海獸,還是神話裡的海神

使者;巨大的海翁、咯咯笑的海和尚、靈活的海鼠通通是

鯨豚家族的成員。依據鯨豚牙齒構造的不同,可分為鬚鯨

和齒鯨;鬚鯨例如藍鯨,最特別之處,便是口腔內沒有牙

齒,取而代之的是自上顎垂懸的鯨鬚,用來過濾海水中的

磷蝦等浮游生物為食,而且鬚鯨位於頭頂的噴氣孔(鼻

孔)也和齒鯨不一樣,鬚鯨跟人類一樣有2個噴氣孔,齒鯨只有1個。世界上現存的鯨豚共有79種,台灣

海域有過紀錄的約30種,而常見的有10種,且皆為齒鯨。

 

行若山岳的海中巨獸

《澎湖廳誌》「海翁長數十百丈,虎口蝦尾,皮生沙石,刀箭不能入。大者數萬斤…噴沫成雨,其來也形

山岳…」而海翁便是台語的鯨魚,泛指體長超過15公尺的鯨豚,台灣海域較能發現的是抹香鯨。抹香鯨

雖然體型巨大,可是行徑優雅的抹香鯨比較像一條長了尾巴的土司麵包,方方長長的身軀、充滿皺摺的

膚,總是平緩幽靜地漂浮著,不時還噴出歪斜如樹叢的水花。抹香鯨圓頓形的吻部,以及在海面上通

常只露出背脊三角形隆起部分,並保持平穩慢游的行為,都是非常好辨認的特徵。一般來說成群出現的

抹香鯨,通常是哥兒們伴游或是母子團,而成熟雄鯨則偏好獨游。

 

虎鯨

虎鯨(俗稱殺人鯨)的體型雖然沒有抹香鯨巨大,可是一出生就有2公尺的體長,已經比一個成年人還高

大,而成熟的雄鯨可長至9公尺,是海豚科裡最巨大者。每當虎鯨出現,其高聳如戰戟的背鰭以及眼後和

部的白斑,總能輕易吸引眾人目光。有穩定社會結構的虎鯨,會以家庭式小群隊出沒,有時不同群隊

還會聚集在一起,好似舉辦聯誼活動,形成超過百隻的大群。網路上常有虎鯨主動游向船隻,與人近距

離互動的影片分享,是因為虎鯨的個性非常好奇,常會主動探索陌生的東西,若是有幸與虎鯨相遇,千

萬不要被牠的威名嚇到,因為目前為止都沒發生過「野生」虎鯨攻擊人的事件。

 

賞鯨地圖

生活在海裡的鯨豚需要又大又深的生活空間,所以想要看

到這些海上精靈,走訪面向太平洋的東海岸最合適不過

了;不論是宜蘭烏石港、花蓮的花蓮港和石梯港、還是台

東成功港都是好選擇。

 

 

鯨豚出沒三大區域

宜蘭——烏石港龜山島海域

烏石港距離龜山島約10公里,位於台灣三大漁場的龜山島海域,有許多鯨豚洄游至此覓食,飛旋海豚就

是該海域最常出現的鯨豚,其他還有瑞氏海豚、瓶鼻海豚等,最特別的就是這裡會有台灣其他海域沒有

的真海豚出沒。

 

花蓮——花蓮港 ‧ 石梯港賞鯨大本營

花蓮有石梯港和花蓮港2港口有賞鯨船。石梯港比較靠近台東,是台灣賞鯨活動的發源地,以樸實漁港風

情聞名。花蓮港離花蓮市區較近,業者都可提供從火車站或市區裡的據點載往搭船處的服務,讓遊客安

行程更順暢。旅客在參加完寓教於樂的鯨豚生態之旅後,還可以就近順遊一旁新落成的向日廣場,這

是一個以歐洲風格搭建而成,內裡則是販售各式魚鬆、魚丸、生魚片等好吃又好玩的商場。因為花蓮沿

海的海底深度低於100公尺的區域非常窄,所以離開港口不用20分鐘就能進入鯨豚可能出現的深海海域,

輕鬆享受到山海相伴、鯨豚飛舞的美景。

 

台東——成功港鯨豚躍三仙

成功港外的海域位於北回歸線以南,更受黑潮影響成為良好漁場,鯨豚喜歡於此出沒,至少已經有17種

以上的紀錄。最常見的仍以瑞氏海豚、飛旋海豚為主,侏儒抹香鯨、虎鯨則是神出鬼沒的,若能遇見更

稀罕的柏氏喙鯨、銀杏齒喙鯨,可說是有極好的運氣。

 

賞鯨事件簿

賞鯨是很特別的活動,不光是坐船兜風而已,隨著船隻進入鯨豚的生活領域,近距離親近全世界都積極

保護的物種。難得的生態體驗不能被視為一般觀光旅行、走逛海洋公園,因此需要遊客與賞鯨船業者共

同努力維護。

 

有認證才安心

就像買東西時選擇有國家標準CNS「正字標記」的產品才

有安全保障一樣;參加賞鯨活動時,選擇有「賞鯨標章」

的船隻,也才能保障專業的服務水準。賞鯨標章係由農委

會漁業署委託中華鯨豚協會推行,協會執行秘書郭祥慶表

示:「為拉近人鯨互動,加深民眾參與鯨豚保育而推行賞

鯨活動,在花蓮石梯漁港試辦成功後,吸引越來越多的船家加入」,於是推動「賞鯨標章」用以規範賞

鯨業者降低對鯨豚的干擾。透過協會對船隻安全、服務品質、環境教育、鯨豚衝擊等40項指標進行評

鑑;每3年都得重新通過認證才能繼續保有標章。有賞鯨標章的船隻代表進行賞鯨活動時,遵守低度干

擾鯨豚的守則,遊客選擇搭乘有標章的船隻不僅是品質保證,同時可以刺激其他業者加入認證行列,一

同提升旅遊品質,並學習人和野生動物互動的新關係。

 

賞鯨從愛護海洋開始

台灣雖然是個海島國家,政府和人民卻不太了解海洋,對於海洋生態更是陌生,從滿是消波塊的海岸

線,便能探知大多數人對海洋採取守衛、防堵的態度,甚至還有點懼怕。其實,有「內太空」之稱的海

洋世界正遇到污染、過漁、暖化等困境,我們只需要一點點小動作:盡量不用一次性產品、不吃食物鏈

高層魚種等,對全球海洋保育就能發揮大功效。

 

海洋解說教育志工現身說法

人們說花蓮的土很黏,來過的人都會被深深地吸引,化身成洄游的鯨豚,年復一年地造訪。家住台北的

徐啟峻便是在完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志工訓練後,決定留在花蓮工作,同時在工作之餘擔任賞鯨船

上的解說志工,抱持著把美麗海洋介紹給朋友認識的心態,用自己的熱情不斷地感染其他人。另一位解

說志工則是國中老師,每年都利用暑假投入隨船解說鯨豚生態的行列,在擔任解說志工時,最常遇到懷

抱著「我一定要看到鯨魚!」心態的遊客,此時志工都會耐心地給遊客心理建設,因為賞鯨是一種進入

野生動物生活場域的舉動,與逛動物園截然不同,動物會不會出現、出現的會是什麼物種都沒有人知

道,一切只能用時間來印證,也因此更突顯觀察野生動物的珍貴與樂趣。

 

淨灘行動保護海灘

瓶蓋、吸管、塑膠袋看似不具任何殺傷力,讓人不經心地

隨手丟棄,其實它們對生命的影響比想像中還要嚴重。已

有非常多案例直指海龜、海鳥等動物因為誤食這些小垃圾

而死亡,還有塑膠裂解後的微粒能吸附「持久性有機污染

物」,這更是造成海洋生物生殖力降低、免疫力下降、罹

癌風險大增的幫凶。一項由美國發起的「國際海灘廢棄物

監測計畫」,不只是到海邊撿垃圾而已,還需將垃圾的資料用全球制式的表格記錄並回傳到資料庫;累

積龐大的基礎資料,便能對垃圾的來源做出分析。而台灣唯一參與此計畫的團體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

會,根據統計,台灣海域的垃圾主要來自於與生活、海岸遊憩相關,卻未受妥善處理的垃圾,而這些垃

圾正是由您我所製造,不論是直接丟棄在海邊的酒瓶,還是排水溝從都市裡帶來沒處理完善的菸蒂。


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張卉君解釋說,台灣的海岸垃圾中,最多的是塑膠袋,第二名是玻璃瓶與

碎片,第三名是漁業用的浮具,菸蒂和瓶蓋則緊追在後。但不禁讓人納悶,具有回收價值的完整玻璃

瓶,怎麼還會被遺棄在海灘上?原來玻璃瓶以維士比、保力達B居多,這些產品實屬指示用藥,不僅不

能隨意販售,更不能隨意回收,以致於被丟棄在海灘上無人理會。而對鯨豚影響最大的垃圾是廢棄的魚

網,一旦鯨豚被魚網牽絆,身為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,無法順利浮上海面換氣,便會在海中溺斃。

 

吃什麼魚?大有學問

另外,愛護海洋其實也可從吃魚開始,重點是選擇吃什麼魚。鯊魚、鯨豚、鮪魚、石斑魚等肉食性動

物,屬於食物網頂層,代表這些物種的族群數量小、生命週期長,因此一旦族群數量減少就很難回復,

食物網的平衡就會受到破壞,應避免捕捉。而食物網底層的魚種,數量多、生命週期短,像是鯖魚、

紅尾冬等就比較適合食用。另一個原則是不吃珊瑚礁魚類如鸚鵡魚,因為珊瑚礁食物網很複雜,一種

魚同時具有不同的角色,且難有他種生物能代替其功能。所以從選用食物網底層小魚開始,便能參與

保育海洋的行列。

 

賞鯨兼遊花蓮

到花蓮除了賞鯨,花蓮的好山好水更一直是國人休假時最

愛的好去處,海洋、山野、原民風情、歷史人文,在在都

吸引眾人來此一遊。

 

秀林山水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座落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,保護區面積含括木瓜溪、清水溪等流域。從南投春陽山

區翻越中央山脈遷徙至本地的太魯閣族在此世居已逾130年,慕谷慕魚“Mukumugi”的名稱即是來自

早期其中一戶家族名稱。

  

優游慕谷慕魚生態廊道

自花蓮市區出發,沿著台9線往南,行經台9丙、再接台14線進到慕谷慕魚,路越走越窄,景色卻越來越

遼闊,蓊鬱的山巒連綿一路相隨,讓人心曠神怡。著名的木瓜溪貫穿木瓜山,因水量豐沛加上地形落差

大,從日治時期起就陸續建造水庫發電,由上而下最高紀錄曾多達8座。由於整體環境未受太多人為破

壞,加上有入山名額管制,使慕谷慕魚始終保存一份原始的大自然氣息;而今在當地族人的努力下,成

為結合太魯閣族人文,以及戲水、尋幽、賞生態的熱門景區。

 

漁港時光

循著「花蓮漁港」指標駛入花蓮市港濱路,原是停放貨船、重

型機具的灰暗港區,轉個彎,一排色彩繽紛的南歐小屋隨即躍

現眼前,彷彿闖進愛麗絲的夢遊仙境,令人頓生時空錯置之

感。黑潮暖流為花蓮沿岸海域帶來豐富洄游生物,吸引鯨豚來

此覓食;從漁港旁的向日廣場出發,朝太平洋前進,在海天一

色中尋找特大號的「鯨喜」。 

漁港邊吹起南歐風

向日廣場建築外觀仿歐洲建築設計,原本是經營精品商店,今由花蓮區漁會收回作為多功能的漁業場

館,於2013年底重新開放。計畫一趟豐富的漁港之旅,您可在傳統魚市購買新鮮魚貨、在中和日食坊

大啖在地漁港直送的海鮮美食、晚間入住港邊的彩色小屋,在浪漫燈火中入眠;此外,館內的大橋舟

海岸還提供自行駕駛遊艇的體驗課程,由專業船長帶領,短程在北濱沿岸練習,長程可開至磯崎、清

水斷崖等地,業者也開設動力小船與遊艇駕訓班,讓親自駕船航行大海的樂趣不再遙不可及。

 

 

…更多精彩內容,請訂閱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第206期(2014年9月號

 

購物車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聯絡我們    |    Q&A    |    廣告刊登    |    隱私權條款    |    版權聲明    |    網站地圖
請輸入您的E-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:
電子信箱: